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关于我们你的位置:华体会电竞 > 关于我们 > 沉寂了两年的社区团购,马上又要打起来了?

    沉寂了两年的社区团购,马上又要打起来了?

    发布日期:2023-09-16 13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04

    沉寂了两年的社区团购,马上又要打起来了?

    还记得前些年火爆的社区团购么,是不是感觉淡出公众视线很久了?

    前两天,美团优选还整了点新花样,正式推出了“上午就送到”的配送服务,自提时间从下午 4 点自提加速到上午 11 点。

    这好端端地,美团怎么还炒冷饭呢?

    于是,差评君就去研究了下社区团购的现状。

    一查才发现,社区团购圈儿的游戏仍在继续,战局依旧乱成一锅粥。

    同样,也有人欢喜有人忧。

    其实咱们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上,可以很轻易地把社区团购的发展分成上下半场。

    上半场是由兴盛优选、十荟团和同程生活 “ 老三团 ” 主导的蛮荒生长期。

    在这个阶段,社区团购概念初生。

    低价生鲜,加上 “ 预售 + 次日达 + 自提 ” 模式逐渐成型,地方团遍地开花。

    从 2020 年开始,阿里、滴滴、美团、拼多多们相继下场,正式宣告千团大战开战。

    当时的差评君以为这些团可得打上一阵,能薅挺久羊毛的。

    结果这场大战就和关原之战一样 “ 持久 ” ,地方团们被资本大鳄们轻松碾过,撤城的撤城的,倒闭的倒闭。

    以前的带头大哥老三团里,只剩兴盛优选还在苟延残喘着。

    下半场就是,多多买菜( 以下简称多多 )和美团优选( 以下简称美团 )的二人转。

    截止到 2022 年上半年,这俩一共拿下了超过 80% 的市场。

    可就在这两家不断做大做强的路上,也依旧有不少的故事。

    我们联系到的老傅,是一个乡镇批发部老板,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位练习时长 3 年半的兼职团长。

    他就从他的视角,告诉了差评他说看到了社区团购大战。

    和外面报道的大风大浪、风云变幻不同,在十八线小乡镇做团长的他,对社区团购行业上的起起伏伏似乎没什么感觉。

    哪怕是最疯狂的千团大战,老傅也只是说了: “ 我们这没动静 ” 。

    在他所在的小县城,从头到尾就只有过 3 家社区团购,除了依旧活跃着的多多和美团,剩下的那个就是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。

    对老傅来说,两个团三个团,也没什么太大区别。

    因为他们对团长的要求出奇的一致:有个固定方便的点位来存放货物,外加一个用来保存冷冻生鲜的冰箱,就够了。

    团长们每天要做的说起来也简单,等配送员送货上门,收货验货然后分类存放,等客户自己提货,最多就是如果客户遇到货物问题,帮忙汇总处理。

    这些前置条件和工作内容,对于老傅来说,仿佛就是量身定制的,他平时也就是干这些活。

    但具体到商品本身,其实美团和多多的差异已经在逐渐拉大了。

    相对来说,多多的价格更低,但产品质量就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

    有些商家甚至还货不对板,但考虑到极致的低价,绝大多数的多多用户也都能容忍这些问题。

    多多上的商品

    而美团则另辟蹊径,转而向同城零售转型。

    在去年下半年,美团自己就升级成明日达超市了,主打的就是和多多的一个差异化。

    老傅倒是模糊地感觉美团的货品种类,好像更多些。

    除此之外,老傅觉得美团主打的是配送服务, “ 因为美团送过来的时候,常常都带个保温箱 ” 。

    你还别说,现在的多多像是下沉市场的 “ 线上菜市场 ” ,美团则俨然成了下沉市场的 “ 超市 ” 。

    另外,两个平台对团长的待遇差别也很大。

    其实团长们的收益构成很简单。

    一部分是团员们在平台自行下单到提货点,他们能收到分成佣金;

    另一部分是团员们点击团长发出的链接下单,每次凑够规定的人头数,就能得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奖励。

    所以,更依赖团长肉身推广的美团,佣金一直都比多多高不少。

    老傅告诉我们,最早的时候,也就是巨头大战期间,巨额补贴下,美团能有 10% 的佣金,多多也有 5%-6% 。

    再加上拉新奖励,当时老傅把亲朋好友,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们,全拉了一遍,每个月能赚 4000 来块。

    但随着战局渐渐明朗,巨头们的烧钱告一段落,佣金、奖励都大幅下滑。

    老傅说,美团如今只有 3% 的抽成,而多多更是只有 1% 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    拉人头拼团的奖励也大不如前,如今能拿到的钱每个月就只有个几百。

    断崖下滑的收益,可每天要收发的订单量变化并不大,所以这个 “ 外快 ” 对于老傅来说是聊胜于无。

    老傅还在坚持的原因也不是赚佣金了,他更多的是为了 “ 经常在平台上进货 ” ,像饮料方便面之类的产品,华体会电竞平台上的零售价比自己常规渠道的进货价还便宜。

    所以他会从平台下单然后转手出售,这部分的利润甚至比当团长还要赚得多。

    不过平台方似乎也在有意堵上这个漏洞,像美团就会针对账号限售,多多则是直接后台取消订单。

    至于不少新闻里说的专职团长什么的,老傅告诉我们,在他们那根本就不存在。

    以前一起弄的兼职团长都有不少嫌麻烦, “ 已经不搞了 ” ,就连他自己也越来越懒得做了。

    差评君在的一个团购群,团长已经成了一个无情的发链接机器了

    而这种现象已经不是某个地区、某个省份的个例。

    今年上半年,有大量的新闻都在说团长们,正在从社区团购大撤退。

    越来越少的收益正在极大地消耗团长们的参与热情,而一旦团长数量无法保证,那用户的使用频率也会被迫下跌。

    即使是在如今的用户基础上,美团和多多也不赚钱。

    从双方财报看起来,以美团优选为首的美团新业务去年赔了将近 300 亿,多多买菜内部赛马了这么久,也只是在部分省区保本赚钱了。

    所以,无论是平台还是团长还是用户,仿佛都玩腻了这场团购游戏了。

    可是,在多多和美团之外,不少地方团玩得可嗨了。

    目前有名气点的,例如湖南的知花知果( 以下简称知知 )、福建的叼到家,从几个人到一座城再到一个区域,玩得是有声有色。

    这些地方团和前面说的两巨头有着明显的差别。

    以知花知果为例,他们诞生自湖南,主打就是水果鲜花这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。

    内部人员小刘告诉差评君, “ 我们从不否认卖得比多多们贵 ” , “ 质量摆在那 ” , “ 多多能拿到的货,甚至是知知买剩下的。 ”

    知知的爆款价格远高于多多和美团

    而且,知知对 “ 职业团长 ” 要求可不低。

    报名时就有考核,通过报名之后也只是进入了试用期,准 ·团长得交保证金参加官方培训。

    这些都搞定了,还得按官方规划的路线去经营站点。

    就算你做到了这些要求,团购单量、总价上不来,知知还是有 “ 生杀大权 ” 。

    不过小刘告诉我们,得益于前期筛选严苛,所以 “ 达标率还行,能有 80% ” 。

    当然,高要求也意味着高回报。小刘说目前平台佣金能到 12 个点,再加上各种奖励,团长们平均都能有个六七千的月收入,去年最多的团长甚至做到了年入七十多万。

    凭借着这套组合拳,知知已经走出诞生地湖南,开始进军周边湖北和江西。

    除了知知,还有一大批例如叼到家、量子美食等地方团,都在稳定发展。

    这些地方团不仅在社区团购上稳扎稳打,从平台到团长都热情拉满,他们中的佼佼者,隐隐还有反攻新零售的趋势。

    像量子美食之前一次就团出过近 2 万张洗浴券;知花知果的油烟机清洁服务销售超过 4000 次;叼到家更是单独上线了 “ 叼生活 ” 频道,专门销售本地生活产品。

    只不过限于本身高端化定位,选品过于区域化、本土化,这种打法注定很难在全国范围里大面积推广。

    但这些地方团的有滋有味也足够说明,团购的这门生意远没有到被挖尽的地步。

    至于,美团最近又出新招,很大可能还有点防着大厂们蠢蠢欲动的心思。

    因为,前段时间,大厂们都开始有了动作。

    7 月底,京东就发布了个公告,说是把京喜拼拼改名成了京东拼拼。

    据报道,京东拼拼更名后第二天,合肥已经开出第一个京东拼拼新团购点;随后不到两周,合肥迅速又开出 20 个团购点。截至目前,团购点已远不止此数。

    另一边的淘宝,也悄摸摸地安排上了。

    6 月的时候,阿里从菜划算退股,将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,更名为淘宝买菜,让人浮想联翩。

    总的来说,从这些对比看起来,社区团购这个战场,只用一种套路打遍全国似乎很难行得通。

    多多和美团,曾经用低价和高佣吸引来用户和团长,已经在内耗中不断流失。

    所以在不少人看来,多多和美团走的这条路,可能并不是社区团购的唯一解。

    而地方团购的崛起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,但他们的这套玩法想在更广袤的三四线城市、村镇里玩转似乎又不切实际。

    所以,市场上还在等待一个能解决这部分问题的公司或者模式,如果成功了,再造一个拼多多出来也不是不可能。

    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预期,勾引得大厂们不断反复试探,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,社区团购的这个战场华体会电竞,还会有好戏。



    Powered by 华体会电竞 @2013-2028 RSS地图 HTML地图